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关于完善投资项目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思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项目管理者联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2/27 10:42:10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况和对生产规模、建设与技术条件的分析论证等主要内容,也应含有对财务数据的详细估算和进行财务效益及其不确定性的分析与多方案比选内容,必要时(如有影响的重大项目或对国外投资等)还应进行国民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 最后提出评估结论与建议。

  3.做好敏感性和风险分析。在国内外拟进行的重大投资项目,其决策阶段分析和考虑的风险通常主要应包括投资环境风险、地质风险、设计和技术风险、资源风险、市场风险、原材料风险、布局安全风险、工程建设风险、人力资源风险、资金风险、汇率风险和不可抗力的风险等。在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项目财务评价时,应分别就上述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对财务评价指标的影响做出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并可通过选用或综合运用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或决策树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模式化定量处理,用可避免人为干扰的数据说话,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

  (五)建立对拟上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进行审计的制度

  国内曾有不少人认为搞了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又做了项目评估,前期工作就算做到家了。实则不然,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其实还存在一个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结论进行再审计的问题。这是投资项目前期管理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项目审计管理“关口”前移进行决策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放弃或忽略这个环节都有可能给拟议中的投资项目带来隐患。

  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再审计,就是把运用审计监督来控制投资项目管理的关口,从目前较为普遍的对项目绩效与实施阶段的审计管理前移到前期对投资项目源头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审计,用项目评估和可行性研究审计的“双保障”措施来确保投资决策的准确科学与操作程序的规范,这是从源头治理投资决策失误的一条极其有效的途径。因此,在对国内外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审批的过程中,抓紧建立对拟上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进行审计的制度应是完善项目前期研究管理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