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工程项目风险及其管理研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项目管理者联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4 8:28:42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对一项技术不太成熟的投资项目,如果通过风险评价发现项目的实施将面临巨大的威胁,项目管理组织又没有其它可用的措施控制风险,这时就应当考虑放弃项目的实施,避免巨大的风险事故和财产损失.

  4.1.2、转移风险策略

  转移风险策略是将风险转移至其他人或其它组织,其目的是借用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故一旦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有能力承受或控制项目风险的个人或组织。具体实施时可表现为财务性风险转移(如银行、保险公司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为项目风险负间接责任)、非财务性风险转移(将项目有关的物业或项目转移到第三方,或者以合同的形式把风险转移到其他人或组织身上)。

  4.1.3、缓解风险策略

  风险策略是通过缓和或预知等手段来减轻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缓风险带来的不利后果,以达到风险减少的目的。这是一种积极的风险处理手段。

  (1)有形手段。即采用有形的工程技术手段,来消除物质性风险威胁。如在项目开始之前就采取一定措施,来防止风险因素的发生,或是采取措施来减少已存在的风险因素,将风险因素同人、财、物等要素尽可能地隔离开,以减少伤亡和损失。

  (2)无形手段。如加强项目各级实施人员的安全和其他方面的法规、标准和风险认识等教育,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全员参与风险管理,从主观上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此外,还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程序,强制性地规范工程人员遵循基本建设程序,以从战略上减轻工程项目的风险。

  4.1.4、接受风险策略

  接受风险策略是指项目组有意识地选择自己承担风险后果的策略。当采取其它风险规避方法的费用超过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时,可采取接受风险的方法。在实施项目时,应在风险规划阶段做好准备工作,当风险事件发生时马上执行应急计划,减少风险损失。

  4.1.5、风险自留策略

  当项目风险发生时,如果找不到其他合适的风险应对策略,就可将项目风险导致增加的费用视为项目的成本,采取积极行动自行承担工程事故后果。

  4.1.6、风险监控策略

  风险监控是根据项目风险管理规定的衡量标准,针对工程项目风险的基本问题,以某种方式驾驭风险,全面跟踪并评价风险处理活动的执行情况,保证项目可靠、高效地完成项目目标。它包括采用系统的项目监控方法、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制定应对风险的应急计划等内容。

  4.1.7、储备风险策略

  储备风险策略是指根据项目风险规律事先制定应急措施和制定一个科学高效的项目风险计划,一旦项目实际进展情况与计划不同,就动用后备应急措施。项目风险应急措施主要有费用、进度和技术三种。预算应急费是一笔事先准备好的资金,用于补偿差错、疏漏及其它不确定性对项目费用估计精确性的影响。预算应急费在项目预算中要单独列出,不能分散到具体费用项目下,否则,项目管理组织就会失去对支出的控制。一般项目管理组织要设法制订一个较紧凑的进度计划,争取在各有关方要求完成的日期前完成。从网络计划的观点来看,进度后备措施就是在关键路线上设置一段时差或浮动时间。技术后备措施专门用于应付项目的技术风险,它是一段预先准备好了的时间或一笔资金。当预想的情况未出现,并需要采取补救行动时才动用这笔资金或这段时间。

  4.2. 加强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措施

  建设工程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

  风险回避就是以一定的方式中断风险源,使其不发生或不再发展,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在采用风险回避对策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回避一种风险可能产生另一种新的风险。其次,回避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从风险中获益的可能性。再次,

  回避风险可能不实际或不可能。总之,虽然风险回避是一种必要的、有时甚至是最佳的风险对策,但应该承认这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对策。如果处处回避,事事回避,其结果只能是停止发展,直至停止生存。因此,应当勇敢地面对风险,这就需要适当运用风险

  回避以外的其他风险对策。

  损失控制是一种主动、积极的风险对策。损失控制可分为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两方面工作。预防损失措施的主要作用在于降低或消除(通常只能做到减少) 损失发生的概率,而减少损失措施的作用在于降低损失的严重性或遏制损失的进一步发展,使损失最小化。一般来说,损失控制方案应当是预防损失措施和减少损失措施的有机结合。

  风险自留就是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是从企业内部财务的角度应对风险。风险自留与其他风险对策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改变建设工程风险的客观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