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压缩项目成本空间提高施工企业效益
作者:储德涌 徐…  文章来源:中华建筑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4/1 13:37:56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中国的房地产业可以说是由政策催生,伴随着住房政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近几年来,繁荣的房地产市场已然携着房地产企业进入了市场规范化的阶段,从单纯的产品竞争过渡到了成本竞争、品牌竞争。但是,与房地产的形成密不可分的施工企业其情况却不是很好。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的规范化,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强了工程发包过程中的成本造价控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大量施工单位的存在,使得施工企业在与房地产开发商的搏弈中处于弱势,不仅体现为投标时同类企业之间互相压价,也表现为在中标之后还要在某些合同条款上做出让步,甚至垫付开发资金。不利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如何压缩项目的成本空间,增加利润,提高企业效益,打造企业品牌形象谋求长远发展,就成了施工单位必须考虑的问题。 
    
  1、施工企业近些年利润情况概述 
    
  1.1 1992~2000年 
    
  1992~2000年,房地产市场携房地产企业一道经历了房地产业的“极端繁荣”到“迅速崩盘”,1993年以后则是长期的休整恢复期。但是,这一次楼市的灾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难得的教训,它使房地产业经历了一次洗牌,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向规范化发展。遗憾的是,施工企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并没有大幅提高,原因在于这一时期的利润政策是延续80年代开始的计划利润制:在土建工程按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的7.5%,对于装饰工程则是人工费的7.5%。而且,当时的招标投标尚处于试点和倡导的阶段,不存在索赔和反索赔的合同条件和法律意识。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没有外在生存压力和内在的利润动机,甚至形成一种错觉,利润高不高看造价,利润是笔下的产物。在这种情况下鲜有企业重视成本管理也就不奇怪了。 
    
  1.2 2000~2003年 
    
  这段时期房地产市场有了较大的起色,房地产开发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变得理性,开始注重成本控制与品质管理,打造企业的品牌。而2000年正式实施的招标法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强成本控制提供了法律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妄图高估冒算的行为有了制度上约束,同时,在合同的制约下施工单位还必须承担部分市场风险、工期质量等问题引起的反索赔。但是,由于仍然实行的是计划利润,这段时期施工企业还是能获得正常利润。如果这个阶段施工企业能加强内部的成本控制,增加利润,树立品牌,从而与房地产开发公司保持同步发展,那么现在的生存压力就会小些。 
    
  1.3 2003—2006年 
    
  这是房地产业飞速发展的时期,不论有没有经济泡沫,不争的事实是房地产市场显得相当有活力。经过多年的恢复与三年的发展,涌现出了一些优秀的房地产企业,淘汰兼并了一些劣势企业,行业准入门槛也显著提高。房地产行业正式步入规范化、品牌化发展阶段。招标投标法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发展。2003年以后计划利润制已经被废止。这表示在施工报价时,可以根据工程难易程度、竞争情况和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自主确定利润水平。实际利润则是由合同约定的结算价扣除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来。失去了法定利润的保护,很多施工企业反而“水土不服”。目前状况是施工行业准入技术要求低,同行间差异度小,资质等级普遍不高而企业数量很多,导致一方面由于总体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产生恶性竞争;另一方面一些对资质等级比较高的项目又缺乏承包能力。施工单位的弱势地位更使其在招投标过程中,在与建筑单位的合作中失去了话语权,不得不接受一些苛刻的条件,从而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这一切都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成本控制,培养自己的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品牌,创造企业效益。 
    
  2、施工企业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成本控制工作的要意在于提高管理水平,在达到合同要求的条件下,节约成本,增加利润,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积累技术、资金、人才和信誉资本。具体的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践行成本管理全局观 
   &n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