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公路 >> 正文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前期工作研究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09-8-21 14:32:29
营制度还没有建立,项目法人的监管机制还没有健全,公路建设市场尚不规范的情况下,依托信息技术,建立真正能够运筹于帷幄之中的全方位项目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目前,我市公路建设总体水平较之外省市较低,还没有实现集约式、内涵型发展。与国外相比,主要差距就在于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信息化程度比较低。管理手段比较粗放和落后,人为的随意性较大,对建设市场监管乏力,对建设过程的监控,难以量化考核,跟踪评价,准确把握。从管理效果看,由于项目管理水平正在提高,工程质量起伏较大,不够稳定,形势不容乐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建立一套真实可靠的信息网络系统,缺乏切实有效的监控手段对项目实施管理。

  加快项目管理信息化进程,是实施项目前瞻化管理,规范和净化建设市场违规行为,加强源头治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的最有效手段。通过建立项目法人信息库、设计、施工、监理企业信息库等基础数据库,可以使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以及项目法人全过程监控在公开、公正的环境中进行,并得到充分落实。

  四、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项目管理的科技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项目管理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外先进技术的不断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工程建设的“技术含量”有了明显提高。依靠技术创新,加强科研攻关,全面提升项目的科技水平已成为支撑工程建设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手段和强大动力。

  实现项目管理创新,技术支持是关键。在工程实践中,要注重解决和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要重视工程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依托工程建设,结合项目特点,确定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和控制目标,如高墩大跨径新结构桥梁技术,长大隧道施工和运营管理技术,高性能沥青混凝土的应用技术,西安地区合理的路面结构设计等。把解决当前与谋划长远有机结合,为公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二是注重工程实用技术的研究,如新型筑路材料及施工工艺的开发应用,湿陷性黄土压实技术、高路堤的施工技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土石混填技术的研究。三是注重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如路基不均匀沉陷病害防治技术,路面抗车辙技术、半刚性基层路面裂缝防治技术,高边坡生物防护技术等。四是注重跟踪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工艺,如排水性路面技术,特大型桥隧监控管理技术,大跨径钢结构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五是从实际出发,在遵守国家统一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适当修改和提升部分工程技术标准,改变目前国家部分技术标准和规范落后于工程建设实际的状况,制定适合于西安地区气候地理实际的技术参数,技术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等,作为对国家和部颁规范的补充。形成科技与生产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五、创新服务保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创造良好建设环境,实现服务保障一体化

  项目管理作为一项社会性较强的复杂系统工程,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公益事业。其建设过程必然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众多的利益群体和个体,特别是公路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因此必须充分地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处理好工程建设与拆迁群众利益,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在建设过程中,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法规以及征拆标准,充分依靠各级政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项目法人、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人民群众的作用,在维护和保障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大局的前提下,兼顾各方利益,妥善解决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四个满意”,即政府、业主、施工单位和拆迁群众都比较满意。

  要做到“四个满意”,就必须心系工程,情系群众,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创新环境保障工作机制,深化对征地拆迁政策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完善征迁管理办法,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式。同时,加强对征迁难点、重点、热点问题的超前研究和预控,注意化解矛盾,不要等问题成堆、矛盾激化再去解决。此外,对涉及普遍性、群体性的问题要注意政策引导,切忌简单化和不负责任、放任自流的做法。

  六、要尽快加大我市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及改革力度,尽快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1.大力推广采用FIDIC项目管理模式和FIDIC合同条款。

  2.大力培育总承包全功能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

  3.加快落实投资项目法人,组织业主培训。

  4.组织开展项目管理技术研发,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通过项目管理前期工作分析研究表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