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实施 >> 勘察设计 >> 正文
岭澳核电站循环冷却水取排系统设计
作者:佚名 来源:建筑工程教育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2-22 20:55:58

  摘要:岭澳核电站的循环冷却水取排系统设计不仅解决了相邻两座核电站的循环冷却水的用水矛盾问题,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已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性能。本工程打破传统的设计理论,在防波堤上设计了柔性地连墙作为排水明渠,并首次在大型海域工程中采用了围堰防渗干基坑施工的设计思路。

  1、工程特点及组成

  岭澳核电站毗邻已建的大亚湾核电站东侧约1km的岭澳村,共分两期,总规划容量为4×1000 MW。一期工程为2台1000 MW压水堆核电机组,排水量95立方米/s.两期完成后4台机组排水量共220立方米/s(其中考虑厂区洪水量30立方米/s),加上大亚湾核电站,系统总排水量为315立方米/s .大亚湾核电站建造时没有考虑后续工程,且大亚湾核电站的循环冷却水和低放射性排水流经岭澳核电站的取水前沿海域。而大亚湾海域属于弱潮流海区,两厂址附近海域为潮流辐聚辐散处。因此岭澳核电站的循环冷却水取排系统设计具有下面的特点和要求:

  ①设计须同时考虑两期工程的取排水需求;

  ②由于厂址区域潮流特点,岭澳增加的220立方米/s流量不能影响大亚湾的取水条件,以确保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经济、满功率发电的运行要求;

  ③大亚湾核电站的温排水通过岭澳核电站取水口前沿时,岭澳核电站的取水水温、流速、水面波动均要满足设计要求。岭澳核电站的取排水设计要考虑防渗隔热要求。取排水系统主要由防波堤、中隔堤、取排水交叉渡槽、护岸等构筑物形成的取水渠道和排水渠道组成。

  2、设计标准

  (1)核岛重要生水(用于核反应堆设备的循环冷却水)的设计水位(根据核电厂安全导则确定):设计高水位(10%超越天文潮高潮位+可能最大风暴潮增水)等于+6.35 m 珠江口海平面标高(PRD);设计低水位(10%超越天文潮低潮位+可能最大风暴潮减水+安全裕度)等于-3.50 mPRD.

  (2)常规岛循环冷却水设计水位:设计高潮位(百年一遇高潮位)等于2.89 mPRD;设计低水位(百年一遇低潮位)等于-2.18 mPRD.

  (3)核岛循环冷却水设计水温:设计基准水温30.8 ℃;设计最高水温34.5 ℃;设计最低水温11.0 ℃。

  (4)常规岛循环冷却水设计水温:设计基准水温23.0 ℃;设计最高水温33.0 ℃。

  (5)其它要求:

  ①满足泵房前池水面波动不大于0.3 m的要求,以保证有一个很好的流态;

  ②为防止漂浮物及鱼类进入渠道,取水头部处流速接近海流流速,理论断面处(相应百年一遇低水位条件下,取水头部入口处的过水断面)渠道平均流速不大于0.2 m/s.

  3、循环冷却水取排系统的平面布置原则

  滨海核电站的循环冷却水取排系统属于大型海域工程,结合岭澳核电站工地的现场情况,在循环冷却水取排系统的设计上主要遵循下列原则:

  (1)平面布置应以核电站总体规划为基础,结合当地的风、浪、流、泥沙(风和浪影响各构筑物结构的安全设计标准,海流影响取水头部与排水口的平面布置,泥沙含量影响循环冷却水取排系统的设计流速)等自然条件,远近结合,统筹兼顾,与陆域设计协调,充分体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设计指导思想。

  (2)布置方案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减少两座核电站的温排水对取水温升的影响问题上。取排水口、取排水渠道的位置、型式、朝向应以循环冷却水模型试验、局部整体模型试验和泥沙淤积分析为根据,合理布局,满足取排水工艺要求,有利于安全使用。

  (3)进水渠的长周期波动对循环水联合泵站的安全不能造成影响。

  (4)因为核电站排洪沟的水直接排入循环冷却水的排水渠中,为了不影响已经投产的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所以设计时需保证在百年一遇高潮位+2.89 mPRD 和百年一遇洪水相叠加时,排水渠涌高不超过大亚湾核电站的排水虹吸井的自由流水位+3.15 mPRD.

  (5)因交叉渡槽位于大亚湾核电站的排水口位置,所以无论采用陆上施工还是水上施工,交叉渡槽的施工应对大亚湾核电站的排水影响最小。

  按照以上的原则,岭澳核电站的取排水系统选取了西取东排的方式,即岭澳的取水放在厂区海域西侧,而排水将岭澳和大亚湾合二为一。

  4、试验分析工作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