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涨”出新格
按国际惯例承包工程的体验及思
工程承包业:在危机中找寻希望
解决对外承包工程中的五大问题
国际承包工程市场走势
为推行工程总承包鼓与呼
如何化解BOOT模式下的自我冲突
国内外PMC发展现状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实施 >> 总承包 >> 正文
解读未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喜忧参半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3-17 17:17:42

  改革开放30年,让“中国建设”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越来越重。但近年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国的国际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在海外频频受阻,如何开拓新的经济增长极,如何更加灵活地运用融资手段给国内企业提供支撑等问题,已成为近年业内关注的焦点。对此,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喜忧参半:虽有风险但趋势乐观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从去年开始,整个世界的经济已经逐步走出衰退,开始缓慢复苏。从2011年的情况来看,世界经济在恢复的过程中仍呈现出不平衡、不稳定的增长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世界经济在缓慢的增长过程中,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发展趋势应该是喜忧参半。”在谈到今年国际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发展趋势时,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刁春和向记者做出了上述分析。

  据记者了解,在2011年中,波兰、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国家因为承办各项体育赛事,或者是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将会使当地基础设施进入相对较快的发展阶段。同时,金砖国家推出了新的发展计划,比如中国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巴西启动新计划,很多新的基础设施项目将会上马。资源出口国家的矿业发展也会带来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此外,发达国家更新改造老化基础设施,也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并且欧美市场的融资情况也有所改善。这些都将成为2011年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的利好消息。

  但同时刁春和也指出,国际市场的风险仍然不容忽视。首先,中东、北非国家的政治动荡使该地区承包市场风险大大增加。其次,欧洲各国家发展政策转向紧缩,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最后,全球通货膨胀卷土重来,建筑材料、钢筋、水泥、煤炭的价格持续上涨,加大了承包商的运营成本。

  “但总体来讲,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是各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刚性需求,我们对基础设施的市场和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刁春和说。

  走近拉美:机遇与挑战并存

  据记者了解,在2010年中,我国对外资本投资比上年增长了36%,达到2600亿美元,境外工程承包总额比上年增长了16%,达到了900亿美元。仅从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上,我们便可看出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境外开展投资和工程承包业务。

  有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着北非及阿拉伯地区局势动荡,更多的投资者开始将眼光放在环境相对稳定的拉美地区。而拉美市场的表现也没有辜负投资者的期望,新兴的多元增长极让不少在此地建设、投资的中国企业感到兴奋。但是,由于不熟悉当地的环境以及不同的商业文化,进入这些地方对承包商来说可能会面临很多的挑战。

  据沃利帕森集团中国区总裁邱鸿介绍,目前,在拉美国家,我国的建设、投资行为大体可分为3类。一是由我国投资,中方企业可以主导施工和准入;二是由当地政府进行招投标,中方企业可以主导。这两类项目风险基本可控,可依据中国企业的设计和施工习惯运作项目。而第三类则是风险最高的项目,需依据当地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中方企业也不具备任何的主导权。

  “这时中国企业将面临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情况,我国的施工、设计都不会准入,所在国的劳动力成本也可能十分高昂,成本往往会较国内同样项目增加2倍~5倍。”邱鸿说,“这需要中国的企业在开展项目之前,积极地进行风险分析,在项目实施前便将风险管理和控制融入到项目执行和实施策略之中。”

  除就风险种种进行分析和规避之外,施行本土化的投资策略,也受到不少学者的支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主任邢厚媛认为:“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为了使中国的承包商能够实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的选择就是从本国化到本土化,再到国际化。众所周知,本土化是迄今为止全球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的致胜法宝,使他们能够在海外设立企业,以东道国法人的身份,完全依据当地的法律法规,使用当地资源,融入当地社会,开拓本土市场。”

  邢厚媛表示,对于希望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的中国企业来说,本土化经营是所有的跨国企业必须遵守的一个客观规律,没有捷径可走。同时,中国企业发展本土化的起点较低、难度较大,甚至在短时间内可能使企业付出更多的运营成本,但从长远来看,本土化无疑更加符合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更符合企业转型升级这一目标的需要。

  转型升级:挥起PPP的魔棒

  据记者了解,为了更加完美地施行本土化策略,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开始采取PPP(public-priv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