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我国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制
广州市轨道交通设计项目管理模
项目基础型业绩管理模式
浅谈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
构造设计院基于项目管理的组织
常规分配体系制约项目管理探讨
复杂条件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分承包管理模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
管理收尾往往是项目经理经常忽
项目管理体系建设----为项目成
论软件项目的计划管理
关于系统集成项目的整体管理
软件项目管理有效实施的研究
全球经济低迷下的项目管理应用
需求目标助企业实施CRM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几点问题总结
关于甲方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管
浅谈项目管理能力的提升
如何进行高效的项目管理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管理体系 >> 正文
诠释项目管理中的几个关系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7-15 15:13:12
可做可不做的,更谈不上指导、管理和监督,导致外协队的生产始终不能进入状态。他们不能完成应该完成的工作量就会亏损,要么消极怠工要求调价,要么干脆撤退,最后还是影响了工期。我们有的项目协作队伍频繁进出,除单价原因外这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另一方面,我们对投标并参与施工的合作方也要有一个正确定位和认识。这种合作方关系比较强硬,施工中管理难度大是可以理解的,但无论再强势他们也只是我们的分包方,我们要不卑不亢地妥善处理这种关系,我们不要欺负别人,但也不接受别人的欺负,一切要按照规则办事。不管怎样,总包方的主导地位绝对不允许放弃,总包方的主动权绝对不允许丧失,应该进行的管理或监管必须履行,否则就会后患无穷。目前“着火”的六个项目中有四个是合作方惹的祸,而我们的管理和监管也存在很大问题。要知道即使分包方的主体资格是合格的,他们在安全、质量、进度方面惹的祸我们也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除在思想上明确项目部与外协队之间的关系外,对外协队伍的选择、使用方式、合同约定、结算处理、安全质量管理等也是我们必须研究的大课题,而且是不可回避的、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项目施工、经营、质量、工期之间的关系

  对施工单位而言,项目的履约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通过在满足双方合同履约的情况下,承包商进行人才培养、提高生产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获取经营成果等全方位要求的过程。上述每一个方面,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具体实施的项目经理及其班子成员也必须高度重视和正确认识,因为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对项目成本都有重大影响。项目成本是建立在工程施工、施工质量、工期控制、设备投入和组合、施工设施投入、施工安排部署、施工队伍管理、资源采购等诸多因素基础上的,实际上是项目全部工作状况的结果,哪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会影响项目成本,如果上述的每个环节都做到了最佳,那么你的项目成本控制也就做好了,同时项目履约也就成功了。

  安全投入与成本的关系

  安全投入是两个层面的投入,首先是企业层面的投入,企业在项目安全机构的设置、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办法的实施和为项目提供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方面处在决策位置,没有企业的支持、支撑和监管,项目上的安全工作很难得到保证;项目层面的安全投入更多是为贯彻执行企业的安全规定而进行的投入,要注重安全文化融汇施工项目的管理中,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管理文化三个方面,通过有效宣传、主题活动,安全监管,过程控制,积极营造企业持续发展的安全氛围,实现安全管理目标,推动企业安全工作的规范化。

  安全投入也存在精力投入和经济投入两个方面,精力投入是主体,是领导者和组织花费多大的精力去研究安全问题,是用多大的决心去解决安全问题;经济投入是保障,有直接的安全投入,也有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加强管理发生的间接投入。有些项目经理虽然口口声声重视安全,但是一听说要安全投入,马上就会打折,生怕会影响了项目的成本。就因为如此,我们有的项目曾经因为要节省了几千块钱,反而要用几百万来偿还。

  项目履约与人才的关系

  人才的拥有是我们培养的结果,施工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主要还是经过实践锻炼的实用型人才,实用型人才的成长也主要是在项目上。所以人才的培养是分局和项目都必须关注的头等大事,都必须肩负起各自层面的责任。从我们的实际情况来看,队伍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在分局,但是人才培养的舞台是在项目上。如果项目没有履行人才培养的责任,分局的队伍建设也就没有了基础。因此项目履约的过程同样肩负着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责任,只有分局和项目形成上下互动,项目履约和人才培养才能获得双丰收,既保证了项目的良好履约,又为企业发展积攒了后劲。

  调研中发现我们有一些项目的收入和条件并不好,但是很少发生人才流失的情况,经过几年的一个履约周期,培养了一批人才;反之有一些环境、条件不错的项目却留不住人才。这主要还是项目经理的认识问题,如果我们的项目经理真正做到了敬业爱岗,对本企业负有责任感,对待本职工作具有热情和激情,为了项目、为了企业也为了自己,做到管理到位、情感到位、激励方式到位,项目还愁没有人才吗?

上一页  [1] [2] [3]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